理论前沿

理论前沿

当前位置: 首 页 > 理论前沿 > 正文

吴灵辉:“双高”建设应遵循的九条规律

发布日期:2022-03-24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预算法要求,党的十九大以来,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驶入快车道,实现了从事后绩效评价,到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质性突破。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、支撑发展、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,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 “双高计划”项目,不断加大了对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力度,惠及了197所第一轮入选的高职学校(以下简称“项目学校”)。“双高计划”项目建设不同于以往的“国家示范校(骨干校)”建设,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,具有涉及面广、政策性强、资金体量大、监测评估严等特点,因此,项目学校在“双高”建设全程准确把握预算绩效管理要求,如期实现“双高”建设任务书备案的各项绩效指标目标值,需要更加自觉地运用规律,才能保证“双高计划”建设质量和绩效目标的实现。项目学校“双高”建设应遵循哪些规律呢?笔者认为,项目学校应遵循但不局限于以下九条规律。

第一条:“目标守恒律”

“双高计划”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为了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、支撑发展、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,换言之,“双高”建设是为了舞起高职教育发展的“龙头”。我们坚信通过扎实进行“双高”建设,一定会推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,强化内涵建设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问题是:如何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?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,我们认识到中国高职教育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内涵建设阶段。项目学校既不可超越这个阶段,也不可不走提质培优、彰显类型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。不管现在和以后怎么建设下去,项目学校仍然要在坚守职业教育定位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个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建设,这是“双高”建设的第一要义,因此称之为“目标守恒律”。

第二条:“跨界发展律”

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,而经济发展是社会、科学、技术、人文诸方面发展综合集成的结果,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所涉及的领域必然会跨越教育学、科学、社会学等学科,具有明显的跨界特征。国内职教研究顶尖学者姜大源先生最先提出,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,跨界的教育要有跨界的思考;职业教育应该跳出职业看职业,跳出教育看教育,跳出学校看学校,跳出知识看知识,跳出技能看技能。国家强调“双高计划”项目建设的重点是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,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,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,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,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。为此,项目学校“双高”建设应遵循职业教育跨界发展的重要规律,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坚持工学结合、知行合一,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“双高”建设,着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,形成全社会合力支持“双高”建设的良好局面。

第三条:“全面覆盖律”

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发端于150多年前,它经历了顽强创生、艰难前行的旧中国抗争时期,统包统分、按计划发展的新中国建设时期,改革开放、蓬勃兴起的现代化发展时期。回想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从“示范校”“骨干校”和“优质校”项目建设到现在的“双高计划”项目建设,都是通过项目驱动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。“双高计划”项目是新时代国家落实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的重要举措和职业教育“下好一盘大棋”的重要支柱之一。简言之,“双高”建设就是通过强化内涵建设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过程。“双高”建设具有全面性,必然发展为全覆盖。对于项目学校来说,从“一个加强、四个打造到五个提升”,“双高”建设的任务涉及方方面面,各方面建设任务都要高度重视扎实完成,否则“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”。

第四条:“系统联系律”

从哲学上讲,系统与联系密切相关。事物的相关作用形成系统,系统是普遍联系中的系统,是联系的一种存在形态。系统性是事物的基本属性。经教育部和财政部审定最终立项的第一轮197所“双高计划”项目学校,所处区域、服务面向、内外环境、资源优势等各有不同,所面临的建设任务也各有差异,所以项目学校要进行“双高”建设,不可能一刀切,不会一个样,总会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。项目学校应按照系统的整体性、结构性、层次性、开放性、联系性原则来处理“双高”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。项目学校应针对“双高”建设规定任务和自定义特色建设任务,结合实际,运用系统思维,从项目建设整体出发,综合考虑影响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的要素、结构、层次、环境等各种因素,因地制宜寻找优化解决方案。

第五条:“快慢有节律”

在项目建设期内,项目学校希望“双高”建设任务完成的速度能够快一点可以理解。但是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,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“度”这个范畴中。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者临界点,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量变幅度。在这个范围内,没有达到某个时点,事物的质保持不变;达到某个时点,超出这个范围,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。“双高”建设就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。“双高”建设各项任务之间有逻辑关联性和互动性,前置建设任务如果没有被保质保量及时完成,就会影响后续建设任务的完成进度和质量,加之很多建设任务给项目学校内外不同的群体所带来的利益不同,得益少的人难免劲头不足,并且学校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此生彼涨,控制风险也必须及时有效,因此,有时步子快不了。再加上项目学校以外的变数有时是难以预料的。因此,项目学校有时候不得不放慢速度。如何针对不同建设任务的特点,把握好“快与慢”二者的关系,这里面大有学问。稳中求进是动平衡。

第六条:“优胜劣汰律”

教育部财政部对“双高计划”项目的建设机制已经有非常明确的顶层设计,即实行总量控制、动态管理,年度评价、期满考核,有进有出、优胜劣汰。因此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“双高”建设坚持双向流动“优胜劣汰”的规律。换言之,“双高”建设不是“百米冲刺”而是“马拉松”,在起跑阶段暂时领先者,未必就能率先冲向终点。目标决定高度,态度决定成效。古人说:“取法其上,得乎其中;取法其中,得乎其下;取法其下,法不得也。”对项目学校而言,不论是老牌名校还是后起新秀,一定要认识到进入“双高计划”第一轮建设名单不是“保险箱”,更不是“终点”。项目学校在“双高”建设过程中应时刻保持一份清醒,存有一份压力,强化能力不足的危机感,不断追求高线,强化“没有最好、只有更好”的认识,以更高的标准、更严的要求,在“双高”建设过程中永不自满、永不懈怠、永不止步,努力朝着“最优”目标去努力争取新的突破,用心、用情、用力去完成各项“双高”建设任务,推动学校在现有基础上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”;如果项目学校沉湎于已有基础,不思进取,只追求“过得去”,总是在底线上方一点徘徊,甚至打“擦边球”,那么最终难免掉到底线以下而出局。

第七条:“内外有别律”

“双高计划”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中国特色。项目学校在“双高”建设中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学,形成“中国特色”进而成为“世界水平”,这一点非常关键。当前项目学校进行的“双高”建设是一项区别于以往“示范校”“骨干校”和“优质校”的内涵建设项目,在国外职教界也无先例可循,“双高”建设越是向纵深推进,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设后的问题、一般矛盾与深层矛盾,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就越是交织叠加,错综复杂,因此项目学校推进“双高”建设需要眼光主要向内,自力更生,而不是采取“拿来主义”和“全盘照搬”国外职教发展经验,项目学校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自身在“双高”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,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,提高建设的前瞻性、预见性,同时也要坚持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,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、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,这一方法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,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。

第八条:“形式内容律”

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了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,即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。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,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。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。内容决定形式,形式反作用于内容,内容通过形式展示出来。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,它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,反之,就起严重的阻碍作用。内容和形式的辩证法要求我们观察问题时,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,同时也不忽视形式和作用。同样,“双高”建设内容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建设形式展开和实施;没有符合“双高”特点的建设任务,不借助任何载体,就不会有“双高”建设内容,亦即“双高”建设的内容就无法体现。没有“双高”建设形式与内容,当然也就谈不上项目学校“双高”建设的效果。“双高”建设同样需要一定的形式,化有形于无形,是“双高计划”项目建设的最高境界。

因此,项目学校作为承担“双高”建设任务的办学主体,在“双高”建设实际工作中,必须关注“双高”建设形式、内容与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,需要处理好“双高”建设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,找到“双高”建设的最佳内容与形式以及最优组合,从根本上解决开展“双高”建设中出现的低效甚至无效问题,从而使“双高”建设获得最大效能、达到最佳效果。

第九条:“上下同心律”

习近平同志曾经在新年贺词中指出:“上下同欲者胜。”“力量不在胳膊上,而在团结上。”这对于项目学校进行“双高”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启示:项目学校只有上下同心,群策群力、奋发图强、画好最大同心圆,“双高”建设的各项繁重任务才能被如期圆满完成。首先全体师生员工应把建成“双高”的理想写在大地上,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进行“双高”建设。对于项目学校的各级管理者而言,尤其要自觉带头真抓实干,出实策、鼓实劲、办实事,不图虚名、不务虚功,围绕“双高”建设任务所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要想深想细想透,每一个环节要把控到位,勇于迎难而上,敢于动真格,避免走过场、摆样子,避免唱高调、瞎折腾;要狠抓落实,发扬钉钉子精神,一锤一锤接着敲,一件一件干到底,坚持眼睛向下看、身子往下沉,多到基层一线师生员工中去,在解决“双高”建设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抓落实、促发展。其次,项目学校要通过管理发力来助推“双高”建设。项目学校的管理要为“双高”建设营造“同一个远景、同一个声音”的建设环境、形成“上下同欲者胜”的绩效文化,以及强调落实“军中无戏言”的责任制度。项目学校通常是校院(部门)两级管理体制,在“双高”建设任务执行过程中,应从上到下全方位动员,扩大承担建设子任务的二级学院和各部门管理自主权,坚持重心下移、责权并重、化繁为简、高效运行,着力“放、管、服”和“责、权、利”,激发二级学院和各部门及责任人承担建设子任务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形成更加有利于“双高”建设任务执行和学校发展的良性机制。所以说,“双高”建设靠的是上下同心,是合力。

(作者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、高职发展智库专家)